蘋果發表的新一代 iOS 26 系統 ,不僅全面更新了介面視覺設計,就連內建多款 App 也獲得大幅強化,其中包括 備忘錄、地圖、相簿,以及提醒事項等。而這次 iOS 26 提醒事項 App 也特別導入了 Apple Intelligence,能夠帶來更聰明的任務管理,底下就來整理蘋果替新版「提醒事項App」到底帶來哪些新改進。

iOS 26提醒事項App新功能整理
1. 全新 Liquid Glass 設計語言
iOS 26 採用全新的 Liquid Glass (液態玻璃)設計風格,同時也套用至所有內建應用程式,而「提醒事項App」雖然變化相對保守,但整體視覺質感也有明顯升級。
待辦事項 App 區塊也經過重新設計,圖示與排版也更具辨識性,任務建立與編輯介面則導入更清晰的資訊分區與變化間距,強調資料層級,讓用戶更容易掌握任務內容。

2. 控制中心支援快速建立提醒
在 iOS 26 控制中心內也額外新增「快速建立提醒」按鈕,能夠手動將「新增提醒事項」放入控制中心、動作按鈕或鎖定畫面內,方便能夠隨時開啟。

要是長按「新增提醒事項」控制項,也會顯示目前現有的提醒任務列表選單,就能夠快速新增自定清單分類、備註、到期時間、地點及旗標等欄位。

3. 清單自動分類功能
過去「分段」是提醒事項中的實用功能,可以把長清單切成好幾段,不過都必須要用手動分類,導致還沒開始工作就先多一件事要做。
在 iOS 26 內的提醒事項就額外新增「自動分類」功能,該功能主要是透過 Apple Intelligence 加持,能夠讓提醒事項自動在清單中建立智慧分段,自動整理同類型事項,進一步強化清單可讀性與執行效率。

4. Apple Intelligence推薦提醒功能
Apple Intelligence 也替 iOS 26 新增一項「推薦提醒」功能,提醒事項 App 能能根據使用者分享的電子郵件、網頁內容等資料,AI 會自動推斷並建議相對應的任務提醒,降低用戶自行輸入的負擔,實現更主動、上下文導向的任務管理體驗。

5. 回電提醒功能
iOS 26 的電話 App 也整合提醒事項 App,能夠在通話記錄中滑動,即可看到「提醒我回電」按鈕,快速建立 1 小時後、當天稍晚、隔日等自訂提醒。
該提醒會同步出現在提醒事項 App 中,並附上回撥連結,在電話 App 中也會顯示提示。

6. 跨時區提醒
要是長期都要在不同國家商務或旅行,提醒事項 App 也加入與行事曆相同的「時區覆蓋」功能。透過設定預設時區,用戶就算到其他國家,系統也可確保提醒事項按預期時間觸發,避免當地時差不同導致錯過重要提醒。

iOS 26 更新重點解析 》
- 【iOS 26新功能懶人包】22個不能錯過iPhone介面到應用一次掌握
- 【iOS 26 Beta下載】輕鬆升級iOS26測試版描述檔安裝和更新教學
- 【iOS 26 Beta災情彙整】搶先升級iPhone必看!這些問題你不能不知道
- 如何從iOS 26 Beta降級iOS 18教學步驟全公開
- iOS 26 Beta銀行和郵局APP能用嗎?最新支援相容度整理
- iOS 19為什麼會改名iOS 26?蘋果全新命名策略和用意大公開
- 蘋果全新系統風格「液態玻璃」設計美學與特色一次看懂
- iOS 26設計7大亮點變革!蘋果借鏡visionOS打造更透明簡潔介面
- iOS 26支援機型清單一覽!蘋果淘汰三款iPhone舊機型
- iOS 26 AirPods新功能有哪些?蘋果揭開9個實用更新一次看
- iOS 26電池設定6大變化解析!全新適應性電量模式和滿電顯示
- 為何iOS 26新功能無法用?一篇搞懂8項功能僅限新iPhone獨享
- 蘋果替iOS 26 CarPlay加入10大新功能,一文看懂重點變化
- 自訂iOS 26貪睡鬧鐘時間!擺脫iPhone鬧鐘稍後提醒9分鐘限制魔咒
- iOS 26 eSIM跨平台轉移攻略:iPhone eSIM轉安卓免電信業步驟
- iOS 26動態儲存預留有何作用?蘋果悄悄解決iPhone更新痛點
- iOS 26鈴聲自製新技巧!輕鬆從iPhone鈴聲下載到一鍵套用
- iOS 26適應性電量模式怎麼開?看懂iPhone智慧管理電池技術差異
- Wi-Fi Aware新技術!允許iOS 26開發者打造AirDrop替代傳輸
- 蘋果iOS 26隱藏鈴聲曝光,搶先聽iPhone倒影新鈴聲和下載
- iOS 26空間場景怎麼用?2D照片轉3D桌布和打造裸視感技巧
- iOS 26返回手勢大解放!蘋果替iPhone加入全新返回上頁全局操作
- iOS 26提醒事項新功能一覽,6大亮點讓任務提醒更智慧
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教學和3C資訊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 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 Telegram、 Instagram以及 訂閱瘋先生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