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在 WWDC 2025 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佈將對旗下作業系統全面改名,也算是自 iPhone 問世以來最重大的命名制度改革。根據彭博社(Bloomberg)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原本預期的 iOS 19 命名將被「iOS 26」取代,蘋果正式啟用以「年份」為主軸的新命名策略,取代過往的版本號方式,並將此次命名變動延伸至全產品線作業系統。

WWDC25將宣布iOS 19改名iOS 26、iPadOS 26和macOS 26等新命名
蘋果將於 6 月的 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以下更新版本計畫,目前的 iOS 18 將不再升級為 iOS 19,而是直接更名為「iOS 26」,其他平台同樣命名為 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tvOS 26 以及 visionOS 26。
- iOS 26(原預期為 iOS 19)
- macOS 26(原為 macOS 16)
- iPadOS 26(原為 iPadOS 19)
- watchOS 26(原為 watchOS 12)
- tvOS 26(原為 tvOS 19)
- visionOS 26(原為 visionOS 3)
彭博報導指出,蘋果會將作業系統全命名為「26」,目的是為了讓旗下所有作業系統品牌結構和簡化識別,避免目前各平台因發佈時間不同而導致的版本混亂問題,例如 iOS 18、macOS 15、watchOS 12 與 visionOS 2 同期存在,導致讓開發者與使用者感到疑惑。

同時蘋果也將同步推出液態金屬Liquid Glass新UI風格,涵蓋各平台的新一代使用者介面(UI),內部代號為「Solarium」,涵蓋 iOS、iPadOS、macOS、tvOS、watchOS 與部分 visionOS 領域,意在進一步提升跨裝置操作體驗的一致性與協同性。
蘋果替旗下跨平台統一命名背後策略和原因
這項策略也讓人聯想到三星(Samsung)與微軟(Microsoft)過去也曾重新調整命名,三星早於 2020 年起,也曾將 Galaxy S20 取代原本應為 S11 的命名邏輯,轉向以發表年份作為代號;微軟則在 1995 年推出 Windows 95,隨後持續以年度命名推出 Windows 98、Windows 2000 等版本。
為一比較不同的是,蘋果將 iPhone、iPad、Mac、Apple Watch、Apple TV 和 Vision 作業系統命名規則全改用「下一年度」為規則,也就是即便 iOS、iPad、macOS、watchOS、tvOS、visionOS 新系統將於 2025 年秋季發表,全數仍會加上「2026」的年份識別,實際上就是比照汽車產業慣用的「未來年度」標示方式,例如2026 年款 Toyota Tacoma 將於 2025 年底開賣。

其實蘋果過去也曾短暫採用過類似方式,2007 年推出的辦公與創意軟體 iWork ’08 與 iLife ’08,以及 2010 年推出的 iLife ’11,皆是以年份標示推出年份,然而該命名體系後來未被延續。
在新一波軟體更新中,蘋果也計畫進一步模糊 iPad 與 Mac 之間的界線,將替 iPad 引入更接近 macOS 的使用體驗,並釋出 AI 技術架構給第三方開發者,開放 Apple Intelligence 所依賴的核心模型作為開發基礎。
此外今年還有多項新功能即將亮相,包括支援即時翻譯模式的 AirPods 和新一代 Siri、Vision Pro 新增眼動操作功能、AI 電池管理模式,以及健康相關的新功能。蘋果也將推出支援阿拉伯文與英文雙向輸入的新鍵盤、供 Apple Pencil 使用的數位書法筆工具,並計畫發佈一款全新遊戲專屬應用程式,擴大其在內容與娛樂領域的布局。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教學和3C資訊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 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 Telegram、 Instagram以及 訂閱瘋先生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