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uid Glass背後的蘋果哲學,揭開捨AI強調語言設計秘密武器


蘋果在 WWDC 2025 全球開發者大會活動上, 完全聚焦在重新詮釋的設計語言「Liquid Glass」,這是一套以半透明、光線折射與動態回饋為核心的 UI 系統,將全面應用於 iOS、iPadOS、watchOS 乃至 tvOS,標誌著 Apple 自 iOS 7 扁平化設計以來,最大規模的視覺革新,到底是什麼元因讓蘋果選擇不在AI戰場競爭,而是強調全新設計,本文就帶大家了解官方背後沒說的秘密。

Liquid Glass背後的蘋果哲學,揭開捨AI強調語言設計秘密武器

Apple Liquid Glass是什麼?從看進螢幕走向看穿介面

蘋果所推出的 Liquid Glass 設計語言並非單純的視覺效果,而是將介面「層次」概念推向極致。在 iOS 26、iPadOS 26、watchOS 26 到 macOS 26 等新系統都採用 Liquid Glass 風格介面,能夠根據內容、色彩與互動情境自動變化透明度與反射光澤,營造出猶如未來感數位材質的操作體驗。

Apple 人機介面副總裁 Alan Dye 表示:「這不是一個你看得懂的設計,而是你必須親手點擊,才能體會它的彈性與回饋。」

這種新一代設計美學不僅美觀,更承載了 Apple 對未來裝置交互模式的預想從單一畫面走向跨裝置、跨現實的操作場景,簡單來說 Liquid Glass 的誕生背後,也可見 Apple 正為 Vision Pro 等空間運算設備鋪路,也更是延伸和統一各大系統風格的關鍵時間點。

Apple Liquid Glass是什麼?從看進螢幕走向看穿介面

蘋果設計哲學的延續與蛻變:藝術工作室般的創作精神

過去 Apple 從擬物風格走向極簡扁平,如今 Liquid Glass 似乎又重新擁抱「深度」與「質地」。但高層 Alan Dye 強調這並非復古,而是對介面未來形態的預演,隨著 MR 裝置逐漸成形,Apple 的下一步將是讓 UI 介面自然融入現實場景之中,而非存在於獨立的畫面之內。

Apple Liquid Glass是什麼?從看進螢幕走向看穿介面 1

這也讓人聯想到現代建築的透明設計語彙:看似無障礙的開放空間,其實處處隱藏著邊界與秩序,Liquid Glass 帶來的不僅是美學的突破,更是功能與存在感的重新定義。

Apple Liquid Glass是什麼?從看進螢幕走向看穿介面 2

就 Apple 解釋 Liquid Glass 不只是對 iOS 操作介面的重新定義,也是未來數位體驗的一道新起點。

同時高層也在 WWDC 現場描述 Apple 團隊內部的工作流程,不靠流量驅動,而是一種創作室文化,從牆上滿滿的草圖海報、原型機展示,到跨部門的開放合作,每一項設計的誕生,都經過大量的失敗與試驗,最終才得以看似理所當然地呈現在使用者眼前。

那些曾被質疑的產品,如今成了生活中無法取代的存在,而這次的「Liquid Glass」會不會是下一個轉捩點?或許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Apple Liquid Glass是什麼?從看進螢幕走向看穿介面 4

蘋果發表 iOS 26 系統命名改進還整合AI功能

隨著蘋果在 WWDC 也將旗下所有系統統一命名為「26」規則外,實際 iOS 26 不再是以數字簡稱象徵,而是對應年份版本,背後修改目的詳見「iOS 19為什麼會改名iOS 26?蘋果全新命名策略和用意大公開」。

此次 iOS 26 更新不僅帶來視覺上的全面革新,也導入多項蘋果 AI 智慧功能,包括:

  • 即時翻譯 Live Translation:在訊息與 FaceTime 通話中提供語音翻譯,應用 AI 即時語意判斷,提升跨語溝通效率。
  • 空間場景 Spatial Scenes:模擬景深變化的視覺動畫,搭配陀螺儀與傾斜偵測,打造互動式照片體驗。
  • 通話過濾功能:由 AI 判定未知來電是否為詐騙,提高通話安全性。
  • 多視窗介面強化:iPadOS 支援如 Mac 般靈活的多工作區切換,強化生產力導向應用。
  • 智慧訂單追蹤:整合信箱、App 資訊,自動辨識電商訂單與物流動態。
why ios 26 features not working limited

蘋果推出AI並不是要來炫技和其他人競爭

面對生成式 AI 的浪潮,Apple 反而選擇走出一條不同的路,蘋果的軟體工程高級副總 Craig Federighi 首度對外解釋為什麼蘋果不強調 AI 發展,主要目的是 Apple 內部不打算捲入聊天機器人大戰,反而關心 AI 如何強化使用者的日常體驗,讓人從體驗中感受到喜悅。

👉 高層反駁蘋果AI落後論!強調獨有差異化優勢才是王道

蘋果能否追上其他AI競爭對手?蘋果選擇專注核心整合

在開發者大會中,Apple 還宣布將私有 AI 模型架構「Foundation Models」向開發者開放,並提供本地裝置運算能力支援。

這也體現在許多細節之中,例如現在可自訂資料夾 Emoji,群組對話中能進行投票,甚至可以自由調整貪睡模式長度—每個微小的更新背後,都是對使用者習慣的深刻洞察。

整體來看,Apple 一如既往在不聲不響中,重塑著我們看待科技的方式。

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教學和3C資訊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瘋先生YouTub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