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威脅蘋果非美製iPhone課25%關稅,導火線和背後3因素曝光

美國前總統川普上週五(5/23)公開揚言,若蘋果公司未將 iPhone 生產組裝移回美國,將對所有非在美國境內製造的 iPhone 徵收至少 25% 關稅,此一突如其來的關稅政策不僅讓蘋果措手不及,也讓白宮內部高層深感錯愕。

川普威脅蘋果非美製iPhone課25%關稅,導火線和背後3因素曝光

蘋果iPhone遭課稅25%主因導火線:中東之旅未隨行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川普此舉恐與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缺席川普近期的中東訪問行程有關,這項政策威脅可能不全出於經濟戰略考量,而有濃厚的川普個人情緒色彩。

造成這次與蘋果課稅,主因在於川普近期率領高規格科技企業代表團出訪阿聯酋、卡達及沙烏地阿拉伯,團中不乏矽谷重量級人物,包括輝達(NVIDIA)創辦人執行長黃仁勳、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等,蘋果 CEO 庫克雖獲邀,卻選擇婉拒出席,成為矚目的缺席者。

據報導,庫克未隨行一事讓川普相當不滿,甚至在活動公開場合屢次點名暗諷,於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的演說中,川普稱讚黃仁勳出席,隨即補上一句:「庫克沒來,但你來了。」在卡達,他更公開表示自己對庫克之間有點問題,並藉機批評蘋果在印度日益擴大的製造布局。

trump apple tariff 25pct a1

川普親上火線發文再提「美國製造」要求報復

隨後川普便透過社群平台正式發表聲明警告強調:「我早就告知庫克,所有在美國銷售的iPhone都必須在美國製造,不能在印度或其他國家生產。如果沒有做到,蘋果就必須向美國支付至少25%的關稅。」

儘管川普與盟友長期倡導科技業回流美國製造,但此次發言在業界看來,與其說是具體政策推進,不如說是對庫克未跟隨中東之旅,公開表態懲罰反應。

實際蘋果在 4 月才剛成功避開一項中國製產品潛在課徵的 145% 關稅,現又面臨新的不確定風險。

trump again attacks apple a1

報導指出,這次轉變也代表蘋果與川普之間的微妙關係正進入新階段,川普首任期內,庫克以務實的企業外交策略在矽谷領袖中獨樹一格,多次親赴白宮出席重要會議,適度讓步並維持與政府的溝通管道,才使蘋果成功避開多數政治風波。

這次川普似乎對庫克「不給面子」感到無奈,值得一提的是,庫克曾在 2017 年川普就職典禮時個人捐贈 100 萬美元,如今雙方關係似乎開始裂痕,蘋果恐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

目前還不確定川普最終是否真會推動此項關稅政策上路,但訊號非常明確,庫克要是選擇繼續疏遠白宮活動,可能需付出更高代價,再次點燃美中科技與製造業競爭。

川普為何頻頻鎖定蘋果?郭明錤稱背後有三大動機

針對川普政府持續對蘋果施壓,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在社群平台X指出,這並非單純的國家考量,而是背後有三大策略動機:

1. 施壓高知名度目標,放大宣傳效果

蘋果作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科技品牌,iPhone更是家喻戶曉的產品。川普選擇蘋果作為美國製造政策的示範對象,能獲得極大媒體關注,進一步強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政策主張。

trump apple tariff 25pct a2

2. 低反擊風險,施壓成本低

蘋果過去極少公開反駁川普的言論,也缺乏直接報復的籌碼,讓川普可以「低風險」持續施壓,無須擔心引發企業與政府間的公開衝突。

3. 無論結果如何美國都受益

如果蘋果真的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川普可將此作為重大政績宣傳「美國製造」成功;若蘋果選擇協商,川普則可藉此換取其他政策讓步,即使未能立即達成目標,川普仍可在未來繼續以關稅作為談判籌碼。

產業現實iPhone「美國製造」難度極高

儘管川普多次強調「iPhone應該在美國製造」,但業界普遍認為,短期內將iPhone生產線全面遷回美國幾乎不可能。

根據分析師估算,若iPhone完全在美國生產,零組件供應鏈重建與人工成本將導致終端售價暴漲,甚至可能超過3,000美元,將遠高於當前售價。此外蘋果目前主要生產基地仍在中國,雖然近年積極布局印度與東南亞,但美國本土尚無大規模智慧型手機生產能力。

apple store champs elysees 26

面對川普壓力,蘋果並未公開回應,但供應鏈正逐步多元化,除了在印度加速設立新廠、分散對中國的依賴外,蘋果也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包含擴建AI伺服器工廠與新聘2萬名員工,但這些投資並未直接涵蓋iPhone生產。

瘋先生怎麼看川普針對蘋果事件?

川普此舉算是貿易政策的延伸,更是選舉宣傳與產業策略的多重操作,這次庫克也算是踩到川普底線,出訪完全不給面子,蘋果作為全球科技產業龍頭,無論面對關稅壓力或供應鏈重組,勢必牽動全球消費電子產業格局。

隨著美中地緣政治持續緊繃,以及印度製造將崛起,未來iPhone是否能「美國製造」,將成為觀察美中科技競爭與全球供應鏈重塑的重要指標。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教學和3C資訊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瘋先生YouTub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