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加強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政策,先是造成全球性股市崩盤外,同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接受外媒專訪,坦承白宮要針對中國實施更重關稅,最終目的是將蘋果iPhone製造搬回美國成目標,鼓勵企業在美國製造生成工廠,試圖促進本土製造業復甦,但蘋果公司及業界分析師普遍認為這計劃幾乎不可能實現。

川普對中國關稅實施104%背景目的
川普原定先是針對中國商品課徵 54% 的關稅,今天又再次提高至 50% ,明天起中國進口到美國產品將高達104%的關稅。
據了解,川普利用關稅策略目的是迫使本土企業將製造業搬回美國,減少對外依賴,並創造更多本土就業機會,川普相信美國擁有足夠的資源和勞動力來支持iPhone等高端電子產品的生產。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表示,當前中國有百萬人正組裝iPhone,希望這些工作能回到美國,要求製造業也能多善用自動化技術,他相信以美國的專業技術能修復和改善產品。
盧特尼克還提到,過去美國電子產品都是在本土生產製造,他也非常不滿說:「我們手握自己喜愛iPhone,為什麼必須要在台灣和中國製造?難道不能在美國以機器人來自動化生產?川普他就是要讓這些都在美國製造。」更批評台灣關稅只有32%還不夠,企圖要讓半導體製造業以美國為中心。
連同白宮發言人卡羅琳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出席媒體記者會表示,川普相信美國有勞動力、工作人力,也有資源可以做到 iPhone 這類產品的製造技術,希望蘋果能將工廠遷回美國。同時還提到,蘋果已經在美國投入了 5000 億美元的資金,如果蘋果不認為美國有能力,他們應該也不會花下這麼大筆錢。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宣布在美國投資的 5000 億美元發展製造,並非是用於生產 iPhone,而是用來打造 Apple Intelligence「私人雲端運算系統」(Private Cloud Compute)的伺服器,這類伺服器屬於非面向消費者、需求量相對小的產品。
外媒《404 media》也引用美國商務部長言論,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製造iPhone純屬幻想〉的報導,要讓數百萬美國人來鎖這些超小螺絲、組裝 iPhone 的那種場面,明顯能看得出白宮與川普對蘋果實際運作狀況的了解似乎相當有限。
蘋果供應鏈複雜性和專業技術是美國難以追上
蘋果的iPhone供應鏈高度集中在中國,更有90%的iPhone零組件是由富士康等供應商在中國生產,主要是中國不僅擁有廉價且技術熟練的勞動力,還擁有全球最完整的電子產品供應鏈,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物流基礎設施。
相比之下,美國缺乏足夠的熟練工人和基礎設施能支持大規模生產,蘋果前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過,美國欠缺70萬工人的3萬名工程師,難以大規模生產的必要條件。
若將生產搬回美國,蘋果需要重新建立整個供應鏈,包括原材料採購、零部件製造和組裝設施,但還會面臨人工成本提高,但盧特尼克強調,美國人工較貴,但他們更優秀。
如撇開龐大的人工和建置成本不談,蘋果要在美國找到足夠具有相關技術人才相當難,早在 2017 年,蘋果執行長庫克就曾談過為什麼 iPhone 必須要在中國組裝,他坦承蘋果之所以選擇中國,是因為那裡擁有高度專業的先進製造技術。

庫克表示,大家對中國有個誤解,大眾普遍認為企業會到中國,是因為那裡工資低。我不知道他們講的是中國哪一個地方,但事實上,中國早就不是低工資的國家了。我們選擇中國,是因為那裡有集中且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而且技術的水準非常高。
蘋果產品需要的是非常先進的模具技術,而中國在加工的精密度和材料處理的能力都能達到世界級專業水準,反而在美國,你要開一場模具工程師討論,可能連一間會議室都坐不滿;但在中國,可以塞滿好幾個足球場,這種職業技能的基礎非常扎實。
《404 media》也表示蘋果有一份長達 27 頁的供應商清單,裡頭列出蘋果從全球超過 50 個國家取得零組件,還不包括來自 79 個國家的稀土礦物,而光靠美國根本無法自行開採這些資源,就算蘋果把 iPhone 製造移回美國,也無法避開關稅,因為幾乎不可能讓所有 iPhone 零件都在一個國家生產。
即使把「製造」範圍縮小到只剩 iPhone 組裝階段,就算美國有足夠技術熟練的勞工(事實上並沒有),光是人力成本與美國的生活水平差異,也會讓美國製 iPhone 的成本價格高到嚇人。
iPhone製造成本提高與市場影響
就算蘋果選擇在美國生產製造iPhone,也會導致成本明顯增加,這不僅會削弱消費者需求,也可能使競爭對手如三星電子受益於更低的生產成本和關稅,能夠擁有低售價優勢。
實際蘋果在川普第一任期從德州生產 Mac Pro,最後也以失敗收場,主要也是當時蘋果難以找到本地供應商,許多零件還得從海外運到德州,導致出現延誤與額外成本,所以想在美國本土找到相應技術的工人也都會成一大難題。

蘋果應對關稅方式強化印度生產製造
蘋果並未打算大幅調整供應鏈,因為目前的關稅政策變數太大,為了減輕川普祭出的高額關稅所帶來的衝擊,《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將進一步提高印度進口更多 iPhone 至美國,能在短期內平衡來自中國進口所需負擔的關稅成本。
近年來,蘋果也一直致力於擴大在印度的製造規模,今年預計將在當地生產約 2500 萬支 iPhone,將印度製的手機分配到美國市場,蘋果預計在 2025 年可供應約五成的美國 iPhone 需求,能降低中國進口關稅成本。
同時《華爾街日報》在週末的另一篇報導中指出,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讓蘋果的 iPhone 零件成本大幅上升,如目前一支 iPhone 16 Pro 對蘋果而言的生產成本為 580 美元,但加上關稅後可能飆升至 850 美元。
當然蘋果也可能採取其他因應策略,包括向供應商施壓、要求降價或自行吸收部分成本,也不排除蘋果近期內會調漲產品售價。蘋果還希望藉此爭取獲得關稅豁免,但這次談判的進展似乎沒那麼順利。
延伸閱讀:
- 美國關稅下對iPhone價格衝擊多大?市場分析恐引爆漲價潮
- iOS 18.4刪除APP自動恢復Bug!造成可能發生原因與影響範圍
- 蘋果iPhone 17 Pro望遠鏡頭進化,48MP 將重新改寫變焦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