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od 2 vs HomePod mini 規格比較分析,哪款比較值得入手?

蘋果在2023年1月無預警推出新款 HomePod 第2代智慧音箱後,也算是 HomePod 停產兩年後再次重啟機型,也在部分規格進行提升,相信很多人也好奇 HomePod 2 代與 HomePod mini 差別在哪?本篇整理 HomePod 1、HomePod 2 與 HomePod mini 規格差異比較,深度分析告訴你比較適合買哪款。

HomePod 2 vs HomePod mini 規格比較分析,哪款比較值得入手?

HomePod 第1代最早是在2018年推出,最初售價 NT$9,900 過高,在一年後,Apple 就將價格價格進行調降,隨後在2021 年無預警將 HomePod 下架並停產,主因是HomePod 銷量從推出至停慘不忍睹,大多數人都認為 HomePod 售價太高、系統不夠開放、產品不成熟以及 Siri 不夠聰明,最終才會推出更便宜 HomePod mini 要來解救 HomePod 銷量慘淡問題,不可否認 HomePod 1 代售價過高、產品定位不夠明顯,可視為最失敗的蘋果產品之一。

但是還是有些用戶非常喜愛 HomePod ,像是長衝程低音喇叭低音更深沉渾厚,底部環繞五個波束成形高音喇叭讓高音更響亮、細緻,支援杜比全景聲、空間音訊、室內空間感測等,對於音質有要求都會很喜愛,而新款 HomePod 2 代重新在2023年回歸,也支援溫濕度傳感器、新款 Apple Silicon 處理器晶片和 Matter 技術。

而 HomePod 與 HomePod mini 都是屬於 Apple 智慧音箱,但是在定位與功能依舊有明顯不同,底下會逐一替大家分析規格差異。

HomePod 2 vs HomePod mini 設計差異比較

Apple HomePod 2 代外觀與 HomePod mini 體積更大,HomePod 2 採用圓柱體設計、HomePod mini 則是採用球狀造型,整體來看,HomePod mini 片向迷你而輕巧造型。

HomePod 2 vs HomePod mini 設計差異比較
左圖 HomePod 2、又圖 HomePod mini

新款 HomePod 2 頂部觸控面板也進行設計調整,外觀看起來與 HomePod mini 有稍微凹陷設計感,HomePod 2 外觀材質採用全新 100% 再生網狀織物,預計也是採用力麗旗下專利環保聚酯紗線、原抽色紗「Ecoya」所構成,同時 HomePod 2 也搭配同色系編織電源線,相比 HomePod mini 則是採用透聲之物包覆。

HomePod 2 vs HomePod mini 設計差異比較
HomePod 2 外觀材質採用全新 100% 再生網狀織物

不管是 HomePod mini 或 HomePods 2 頂部都有圓形背光觸控面板觸摸時會發光,差別在於頂部背光觸控面板大小,同樣都能夠利用加減號來調整音量,以及中心區域可依據手指點擊次數分別觸發控制音樂、喚起Siri等功能。

在顏色部分,HomePod 2 僅提供白色和太空灰色兩種顏色,而 HomePod mini 色彩更鮮艷,多出藍色、黃色和橙色可選擇,想要比較鮮豔配色,那麽 HomePod mini 會是你最佳選擇。

HomePod 2HomePod 1HomePod mini
高度6.6 英吋6.8 英吋3.3 英吋
寬度5.6 英吋5.6 英吋3.9 英吋
重量2.3公斤2.5公斤345公克
顏色午夜色、白黑、白白、太空灰、藍、黃、橙
材質新再生網狀織物網狀織物網狀織物
HomePod 2 vs HomePod mini 設計差異比較1

HomePod 2 vs. HomePod vs. HomePod 規格比較

音訊運算技術與功能差異

新款 HomePod 2 代在音訊運算技術與第一代 HomePod 幾乎沒有太大差別,唯一有改進在於搭載 S7 晶片替 HomePod 2 帶來全新音訊運算技術,能夠用全新系統感測器反饋,即時執行複雜的的調音模型,保留完整的動態範圍,達到極致化聲學表現。

而 HomePod 2 與 HomePod mini 音訊技術差異就非常明顯,僅有 HomePod 2 才能夠支援杜比全景聲、空間音訊,以及擁有室內空間感測技術和波束成形高音喇叭陣列,其中 HomePod 室內空間感測技術能夠依照目前擺放位置,自動調整聲音輸出方向和音量大小,能夠讓聆聽者不管在室內哪個地方,都能感收到最佳的聲音效果,但這部分就需要放在比較寬廣居家空間內,效果才會比較明顯。

HomePod 2 vs. HomePod vs. HomePod 規格比較

HomePod 2HomePod 1HomePod mini
處理器晶片S7A8S5
室內空間感測技術
杜比全景聲
空間音訊
自動低音校正
波束成形
高音喇叭陣列
立體聲喇叭組合
廣播
AirPlay 2多室播放
作為Apple TV家庭劇院✅(自動)✅(自動)✅(手動)
即時調整全新系統感測器
能執行複雜的調音模型
即時調諧的計算音訊即時調諧的計算音訊

另外想組多顆立體聲喇叭,HomePod 需要同款式,無法讓 HomePod 2 與 HomePod 1 組成立體聲喇叭。

HomePod 2 vs. HomePod vs. HomePod 規格比較1

傳感器、智慧家庭與連接差異

全新 HomePod 2 在感測器、智慧家庭技術和連接速度上比 HomePod 1 帶有明顯提升,基本與 HomePod mini 規格幾乎相同,同樣支援 U1 晶片、智慧家庭 Matter 技術、聲音辨識以及加入溫濕度傳感器。其中 HomePod 2 與 HomePod mini 聲音辨識功能,蘋果也提前預告將會在今年春季推出。

比較可惜是 Apple 替 HomePod 2 Wi-Fi 晶片,從原本 802.11ac 降級為 802.11n,限縮傳輸頻寬,連同藍牙晶片維持 5.0 沒有升級為藍牙 5.3,導致 Wi-Fi 與藍牙規格基本和 HomePod mini 幾乎是相同。

HomePod 2HomePod 1HomePod mini
HomeKit
Siri
Matter/Thread
U1晶片
WiFi802.11n802.11ac802.11n
藍牙5.05.05.0
溫濕度傳感器
聲音辨識

麥克風與揚聲器比較

在揚聲器低音與高音喇叭 HomePod 2 也有迷顯提升,蘋果表示4吋長衝程低音喇叭,能讓 HomePod 低音更深沉渾厚,搭配更強勁的馬達驅動振膜,振幅能夠高達 20 公釐,低音等化器麥克風也會即時動態調整低頻,底部環繞五個波束成形高音喇叭陣列,能讓聲流向下及向外引導至揚聲器底部,打造360度音訊體驗,高頻也能帶出更細緻和精確音色,人聲更透亮、樂器細節更多,音場感受會較為寬廣、豐沛,內建新款 S8 處理器與搭配全新音訊運算技術,能運行複雜調音模型,還能保留完整動態範圍,讓聲學表現更極致。

傳感器、智慧家庭與連接差異
HomePod 2 內部設計

至於 HomePod mini 受體積限制,內部腔體結構與驅動單體配置和 HomePod 完全截然不同,採用單一釹磁鐵和雙振動抑制被動輻射器,同樣也能讓中高音更明亮清澈,不過低音無法和 HomePod 相比較,但是 HomePod mini 搭配 Apple S5 處理器和音訊運算技術下,也能實現最佳音量與調節聲音動態範圍。

HomePod 2HomePod 1HomePod mini
低音喇叭四吋長衝程低音喇叭高位移範圍低音喇叭
高音喇叭五個波束成形高音喇叭陣列七個號角式高音喇叭陣列全音域驅動單體
與雙被動輻射器
麥克風4個6個4個

HomePod 2 與 HomePod mini 價格比較

HomePod 2 價格同樣維持在前一代降價售價 NT$9,300元,而 HomePod mini 同樣維持 NT$3,000元價格,高低階價格差異3倍,要是想便宜入門,對音質需求不大,HomePod mini 反而是最佳選擇。

  • HomePod 2 價格 NT$9,300元
  • HomePod mini 價格 NT$3,000元

HomePod 比較總結:我該買哪款?

先前 HomePod 1 代推出時,瘋先生曾開箱與強烈建議不要買,主因是產品不夠成熟,接近破萬智慧音箱要靠音質來吸引發燒友似乎有點困難,但是在 2023 年蘋果再次推出 HomePod 2 代,補齊前一代產品設計缺陷,搭載新款 S7 晶片處理器和 U1 晶片,同時在音質和智慧家庭 Thread / Matter 與溫濕度感測功能基本都一次到位,唯獨 Wi-Fi 與藍牙稍微可惜,要是你對於音質有極高追求,或是想組 Apple TV 立體聲喇叭感受杜比全景聲、空間音訊與低音震撼威力,那麼 HomePod 2 代絕對是最佳下手時間點。

要是想省錢或想入手比較便宜不佔位置 HomePod 當成智慧家庭 HomeKit 中樞設備,甚至想要放在房間內聆聽音樂,那基本選擇 HomePod mini 就相對夠用,且目前 HomePod mini 網拍通路價格也有兩千左右就能入手,性價比其實非常高。

目前台灣尚未開賣 HomePod 2 ,要等到後續 NCC 檢驗通過後才會開賣,屆時瘋先生後續也會帶來 HomePod 2 開箱評測。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瘋先生LINE@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

返回頂端
Shar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