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依舊不少話題都在圍繞 2019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 散熱孔設計讓人無法直視設計問題,整體設計比起 2010 Mac Pro 和 2013 Mac Pro 外觀上更是完全不同,一度被人懷疑為蘋果是否開始已經從功能大於設計?如果從 2019 Mac Pro 、Pro Display XDR 設計來看,實際這兩項產品是在將 2000年所推出的 Power Mac G4 Cube 設計再次往上突破。
Mac Pro 從 2013 年到 2018 年都尚未更新,讓不少人懷疑是不是已經放棄 Mac Pro 市場,然而實際並非大家想像,在這幾年蘋果正在省思找回當初推出 Mac Pro 的初衷,也許這與 Mac Pro 2013 年產品有很大關係,無法自行擴充也造成不少專業用戶紛紛轉向其他機種。
一款能夠改變現有的 Mac Pro 主機產品會需要哪些特色?蘋果也背負一個對專業產業的改變重任,一款模組化的 Mac Pro 就在 2019 年正式推出。
Mac Pro 宣傳標語:「強大威力,改寫一切。讓 Mac 再次登上另一個顛峰之作,也是歷史以來最初色的 Mac Pro ,具備強大效能、便利的擴充、可訂製性,重新定義所有可能性,如今已經問世。」
2019 Mac Pro 被命名為「塔式電腦工作站」,意指機箱大、方便拆裝、易於安裝擴充,根據不同需求靈活調整,具備強勁效能和模組化,完全擺脫 2013 骨灰罈 Mac Pro 不容易擴充的設計,主要目標就是提供給專業領域的用戶和產業使用。
2019 Mac Pro 外型設計上如同刨刀器的視覺效果,如之前分析文章主是為了達到「最佳通風散熱效果」,同時也能維持堅固的結構設計。
不過,引起大家討論往往是看見這種奇特又突兀造型,多數人可能都會浮現一種視覺反感,又會開始拿出 2003 年推出的全鋁合金打造的 Power Mac 5 來比較。
的確 Power Mac 5 那年代來說這是一款外觀設計上非常閃耀,更是超越當時同期市面上所有電腦主機,成為世界上第一台64位元專業級工作站電腦。
裡面採用了分割溫度區域設計,甚至還使用風冷、水冷混合散熱模式設計,高達 9 個不同類型的風扇配置和雙水冷模組通力配合,精巧的散熱能力也能夠應付雙路G5晶片的高熱量,還能夠安靜的進行工作,被譽為最經典的 Mac Pro 設計。
比較 2019 Mac Pro 散熱控溫系統上,完全不輸 Power Mac 5 ,同時也增強不少,採用了兩種控溫設計要來鎮壓這台採用全新28核心 Intel Xeon 處理器性能猛獸,分別為風扇側和鼓風機側。
風扇側是採用三個葉輪風扇吸進冷空氣,直接往主機內吹,能將處理器與顯示卡所產生的熱氣往外推送,保持機殼內維持低溫。
另一邊則是採用鼓風機側控溫機制,用來解決記憶體、儲存裝置和電源供應器氣流,能夠將熱氣從機身背部排出。
在吸冷空氣到排出熱空氣,這並不再是能靠 Power Mac 5 漂亮的小孔洞來維持散熱,如果散熱結構設計不佳,那可會造成整台主機熱當,在影視產業中,如果一台正在算圖工作站,突然因為散熱設計不佳,造成算圖到一半當機或重開機,那這就是一台不合格產品。
而如今蘋果會推出 Mac Pro 最主要就是要讓專業用戶,不需要擔心硬體問題,只要專注在工作上就可以。
散熱孔靈感 Power Mac G4 Gube 就曾出現過
蘋果指出 2019 Mac Pro 散熱孔靈感設計來源,是來自然界的分子晶體結構的形成的晶格,不過其實也同樣有參考 2000 年 Power Mac G4 Cube 散熱設計。
Power Mac G4 Cube 是來蘋果首席工業設計師 Jonathan Ive(又名 Jony Ive)之手,主機採用 8x8x8 吋的立方體設計,並且放在一個 10 吋高的透明合成樹脂保護殼內,整體外型與構造紮實,散熱不用電動風扇,是台非常寧靜的個人電腦,更是蘋果公司第一台麥金塔個人電腦。
不過 Mac G4 Cube 壽命極短,賈伯斯在 2000年8月發表後,隔年7月3日蘋果就發表聲明稿,表示已經將 G4 Cube放到冰上,雖然看起來不太像是正式停產,實際從某種角度上,也暗示這項產品正式停產。
會停售最主要原因是銷售反應不佳,雖然在 G4 Cube 在設計上創新力十足,不過讓消費者抱怨售價太高,且定位只是在 iMac G3 和 Power Macintosh G4 之間,然而售價又比起具備擴充性的Macintosh G4 高於200美元,甚至還導致初期生產時出現製造瑕疵問題,外殼透明塑膠出現龜裂。
不過可仔細觀察在 Power Mac G4 Cube 主機背面底下區域的散熱孔,就類似 2019 Mac Pro 晶格設計。
如果從內部看 G4 Cube 散熱孔則是會這樣子,單純在一個平面上鑽三個圓孔,做些特殊造型。
2019 Mac Pro 散熱孔則被蘋果稱為「晶格化結構設計」,其實就如同放大版的 Power Mac G4 Cube 散熱孔,不過工業設計處理上則更為複雜,需要讓一整塊鋁金屬板,先透過一側利用圓頭衝擊鑽先鑽出圓孔,另一側也採用相同方法,在鑽孔位置要能與前一個圓孔互相疊合,孔在交合的位置也剛好就能形成鏤空,最終就可形成三角方向的等距等寬、等圓心、等差列的排列晶格排列效果,過程可以有效減少50%材料,更會帶來良好散熱,就會出現目前我們所看見的視覺效果。
— 瘋先生 (@MrMadtw) 2019年7月5日
晶格採用連續交錯的半球行立體網路,除了可以增加通風效果另外也可以增強結構強度,如對於熟悉工業設計領域設計師來說在晶格化結構設計是可以達到減輕重量,並且保持原有強度,蘋果會這樣設計就是為了能夠減輕機身重量,如有拿過 Power Mac 5 用戶就能知道,重的要人命。
另外仔細看晶格內層則還有另一層圓形鐵網設計,這種整面都是排列很整齊的洞,也是一直以來 Mac Pro 的設計特色,只是被藏在深處。也被不少工業設計師讚嘆,蘋果再度替工業設計突破另一個新的境界。
2019 Mac Pro 散熱孔比起 Power Mac G4 Cube 也來的更大,且也更為複雜,從外觀上看起來只是單純的圓,不過在近看而是另一種精緻的三維設計,比起 G4 Cube 使用單純的二維設計更具有創新設計。
經典設計再次回歸
Jony Ive 對於 G4 Cube 產品依舊沒有放棄,讓多個舊產品特色移轉到 2019 Mac Pro 和 Pro Display XDR 上,直到現在都能看見不少人性化、創新和精髓設計在裡面。
像是要拆開外殼,只需要透過頂部不鏽鋼環扣轉向就可完整提起外殼,要裝回只要套上後用90度轉向立即鎖緊,完全不需要任何螺絲起子工具就能固定機殼,如今這項設計也只有在 Mac Pro 上才看得見。不過這種設計,大家應該也在些科技電影內見過,主角從實驗室透過把手,轉動拉出長條形冰凍罐。
整個機殼是採用 CNC Milling 數控銑、噴砂、陽極氧化鋁製成,具備抗腐蝕、增加氧化顏色和改善附著力,陽極氧化層也不會導電。
不過這種一體式外殼設計也並非是蘋果第一次採用,過去 Power Mac G4 Cube 同樣就曾經使用過這種設計,先前是採用顛倒設計,將主機背部整個朝上,並按壓一下背部的手環自動彈挑起來後,就可以透過手環直接拉起整個主機,輕易能將整個外殼和透明殼分離。
另外,還有像是 Pro Display XDR 支架,雖然價格對普通用戶來說太過昂貴,但這有什麼厲害之處?
從外觀上也許看起來不就只是個單純的支架,但你是否有想過整個螢幕支撐點都落在 Pro Stand 支架上面,還需要能控制高度、角度,這並非是一個普通支架,裡面的結構將是主要設計精髓。
對於一個專業螢幕而言,除了螢幕顏色顯示準確度高外,還要高度、傾斜度、旋轉角度調整上都能夠隨意自由調整,不管是旋轉為橫向或直向,都可輕易配合各種類型的作業。
不過 Pro Display XDR 也並不是蘋果產品中第一款具備這樣設計的螢幕,早在 2002 年推出第一款 iMac G4 九已經採用類似的設計,同樣也是透過一個支架稱起一個螢幕,而且可以隨意調整螢幕位置。
在 2019 Mac Pro 加入創新手法,在 Pro Stand 採用磁性連接器,並非是項目前螢幕直接扣上方式,而是透過 Pro Display XDR 背面的異極磁鐵進行安裝和拆卸,磁鐵會引導至正確連接位置,而鎖扣會自動扣上,以讓顯示器穩固地鎖定在支架上。如果要將拆下,只要解開滑扣即可。
在鍵盤、巧控鼠和巧控板部分上,則是採用了黑銀混合配色方案,在頂部、表面、按鍵皆採用黑色,其餘地方則是維持銀色,鍵盤這種配色方案,如有使用 MacBook 系列不會感到太陌生,不過在巧控鼠和巧控板,估計也是為了要搭配同樣配色才推出的。
總結
如今蘋果在產品工業設計領域上,撇除散熱孔遠看有點怪異外,或許在忍靜仔細去了解產品背後的設計細節後,就能夠讓我們看得更多、更廣,而不是單純以外型一味的批評,有時設計會限制於無法克服問題,最終不得不朝向解決問題的方面去設計。
Mac Pro 設計的確展現高超的工藝技術,同時也再次改寫現有生態,替專業領域市場推出一款顛覆性產品,如今我不覺得這是一款妥協後的產品,在不少地方上依舊是都夾帶了大量創新的思維在內,實際也可以發現到產品大量採用「圓」和「簡約」的元素,不管是在任何細節都能夠輕易看出。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瘋先生LINE@、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