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蘋果在4月11日正式在台灣開賣 iPad Air M3 新機,作為 2025 年全新 iPad Air 新機,這款機型依舊保持高性價比規格,他不像是入門款 iPad 便宜規格又太差,更沒有 iPad Pro 貴到驚人,這次《瘋先生》就帶來全面 M3 款 iPad Air 開箱,全面解析這款新 iPad Air 值不值得你擁有,以及它到底是和誰入手,如果你從未用過 iPad 或許可透過這篇全面瞭解。

iPad Air M3開箱
外觀延續最完美設計
如果攤開新舊款 iPad Air 能發現,2025 年款 iPad Air 確實是提升 M3 處理器,相較於 M3 iPad Air 外觀也確實是延續了前兩代設計,且離前代 M2 iPad Air 僅相隔約10個月,讓許多人質疑此次更新的必要性,但從市場角度來看,這次更新並非針對原有 M2 iPad Air 的用戶,而是為了吸引使用較舊款 iPad 的用戶以及首次購買平板的消費者。

在顏色部分,蘋果將 iPad Air 星光色替代銀色,這顏色就像是更唯美和更淡的香彬金,會貼近 iPhone 16 Pro 沙漠金,但在環境比較明亮環境下也會呈現銀色(如上),另外原本 iPad Air 藍色與紫色飽和度也變得更淡。

維持11吋和13吋兩種尺寸可選擇
M3 iPad Air 同樣也提供 11吋和13吋兩種尺寸選擇,其中11吋iPad Air起售價為NT$19,900元,而13吋iPad Air價格為26,900元起,再怎麼看11吋價格相對非常划算,不像 iPad Pro 那樣貴得離譜。

如果你不確定 iPad Air M3 要選哪款尺寸?可依照底下建議方向選購,
- 11吋款:更輕巧便攜,適合經常移動的用戶,如學生、通勤者和旅行者。
- 13吋款:提供更大的螢幕空間,適合創意工作、多工處理和內容消費,常時間固定放在家裡或辦公桌上,也算是文書筆記型電腦或創意設計的更佳選擇。
側邊前鏡頭與12MP廣角鏡
M3款iPad Air 前置鏡頭也位於機身側邊位置,這能夠讓視訊通話變得更自然,不管是在 FaceTime 、Zoom或LINE等第三方視訊通話眼神不需要再偏向左側,能夠正對前置鏡頭。

iPad Air M3 相機依舊是維持 1200 萬像素單廣角鏡設計不變,能夠支援 4K 錄影和智慧HDR4演算法,甚至鏡片也是採用藍寶石玻璃,成像效果基本會比便宜的安卓手機還要更好,但不建議拿 iPad 當成主要拍照工具,畢竟大多數人還是會用 iPhone 來拍攝記錄相對會比拿一塊 iPad Air 更省力,且品質和效果也會更好。
同時在機身頂部位置也使採用 Touch ID 指紋辨識電源鍵,要是已經習慣 iPhone Face ID 臉部快速解鎖,短期內回到指紋解鎖會稍微不太習慣,過一段時間還是能適應。

新舊巧控鍵盤皆支援
蘋果同步也替 iPad Air M3 推出全新巧控鍵盤(Magic Keyboard),要是原本已經有舊款 Magic Keyboard 同樣也能用支援,就不需要額外多花錢購買,且新舊兩款差別只是額外新增一排14鍵功能鍵和更大觸控板,能夠讓iPad Air更接近筆記型電腦的使用體驗。

在新款巧控鍵盤蘋果似乎也採用了新的轉軸和懸浮結構設計,能夠支援直通充電,就算是放在膝蓋上打字穩定度也更穩,不會出現明顯頭重腳輕問題。

以多年使用 iPad 經驗來說,原廠巧控鍵盤周圍四邊是完全沒有保護性,只要摔機就會造成 iPad Air 邊框出現凹痕,甚至沒有 Apple Pencil 收納設計,除非是經常放在電腦桌上都不會帶出門使用,否則蘋果原廠巧控配件除了價格貴安全保護性是相當不足。
但相較於巧控鍵盤(Magic Keyboard)我更喜歡用第三方鍵盤保護殼,像是 eiP Magnetix 可拆式iPad鍵盤保護殼,能夠在不同場景環境下,能將 iPad 和鍵盤拆離使用,底下更有 Apple Pencil 收納筆槽能保護,還能避免繪圖筆弄丟遺失或受損。

甚至之前在國外旅行,途中在火車上辦公,搭配 eiP Magnetix 保護殼不用擔心光線造成iPad Air反光看不見畫面內容,直接拆開分離就能調整不同觀看視角,也算是出門必備的最佳配件。


Apple Pencil 繪圖和筆記都超順手
會想買 iPad Air 不外乎就是會有筆記需求,這次 iPad Air M3 也能夠支援 Apple Pencil Pro 和 Apple Pencil(USB-C)觸控筆,不再支援第二代Apple Pencil。

Apple Pencil Pro在搭配M3 iPad Air搭配算是非常完美,不管是用在繪圖或手寫筆記都能提供流暢體驗,還能提供更精確的壓力感應,能夠更好地模擬真實繪畫工具的效果,要是想知道更多 Apple Pencil Pro 功能和誰適合買,可參考「Apple Pencil Pro開箱評測:蘋果觸控筆進化與更直覺的繪圖技能」。

IPS螢幕面板維持60Hz
這次 iPad Air 所用的Liquid Retina 顯示器也維持 IPS 螢幕面板,亮度也達到 500nit(13吋能達到 600 尼特),但要在室內使用基本已經相當足夠,在搭配 P3 廣色域、原彩顯示、全平面貼合和抗反射鍍膜,如今液晶面板在平板市場依舊占大多數,這塊螢幕也算是相當不錯。
至於有人認為 iPad Air 依舊是 60Hz 的 LCD 面板,沒有支援 120Hz ProMotion 自適應更新頻率很可惜,但用 60Hz 似乎更新率顯示畫面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延遲問題,除非是將 iPad Pro 擺在旁邊一起用才會有明顯順暢度差別。

M3晶片性能更強主打遊戲體驗
這次 iPad Air M3 主要核心更新就是配備 M3 晶片處理器,也帶來明顯的性能提升,根據蘋果官方數據,M3晶片配備8核心CPU和9核心GPU,並首次為iPad Air引入台積電3奈米製程和蘋果先進的圖形架構。
在Geekbench測試中iPad Air的M3晶片主頻達到4.06GHz,單核心得分為3,042,多核心得分為11,841,明顯優於M2版本的單核2,600和多核10,066分,核心效能整體提升約20%左右,更遠超三星平板Galaxy Tab S9的2,116和5,164分,性能提升在日常使用能夠體展現更流暢的多工處理和更快的內容創作體驗。

當然要將 iPad Air 與 M4 款 iPad Pro 之間進行比較,實際兩款機型性能會有明顯差異,畢竟蘋果已經將 iPad Pro 定位拉高至類筆電規格等級。


在M3款iPad Air在GPU跑分部分,與M3相同都具有 1152 ALUS規模,連頻率差異不大,但能夠支援硬體加速光線追蹤技術,支援動態快取、硬體加速網格著色和光線追蹤等功能,相對在3A高解析度遊戲上表現會更出色。

當透過3DMARK測試光追性能壓力效能,最後 iPad AIr M3 給出平均分數為 11008,在GPU性能表現比起 iPhone 16 Pro 系列和前一代至少能高出 20% 以上,不過性能在跑到第三章節後,幀數卻明顯下滑到 29.3 FPS,主要可能是因過熱造成將頻導致,但頻均都能維持在 41.9 FPS 幀數。

在M3晶片同樣也能輕鬆應付3A級別遊戲大作,別用它來玩 Arcade 遊戲那只能算是浪費,分別測試《刺客教條:幻影》、《惡靈古堡7:生化危機》和《逆水寒》3A遊戲,在畫質上基本直接都拿拉滿同樣能順利運行,甚至直接透過 AirPlay 串流到電視大螢幕遊戲,搭配 Wi-Fi 6E 晶片,體驗已經能逼近家用遊戲主機畫質和順暢感。


同時也測試幾款熱門遊戲,像是《PUBG Mobile》即使在最高畫質設定下也能流暢運行,幀率穩定在60FPS以上,機身同樣能保持最佳散熱效果;《原神》在高畫質設定下穩定保持60FPS,場景細節和光影效果均表現出色,硬體加速光線追蹤技術使得水面反射和陰影更加逼真。

遊戲續航力部分,就算M3 iPad Air長時間遊戲中散熱效果也維持相當不錯,就算執行大型遊戲也能保持機身溫度微溫不會過熱,電池續航能力約為10小時,在Wi-Fi模式下玩遊戲可持續約6至7小時,非常適合長時間遊戲。

支援多種影視HDR規格
相信不少入手 iPad 最後設備都變成一台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專門用來影音娛樂工具,實際這也算是非常正常,畢竟 iPhone Pro Max 螢幕再大也只有 6.9吋,在 iPad Air 螢幕是採用 11吋大螢幕,相對用來看 Netflix、Apple TV+、YouTube 或 Disney+串流影視平台都超適合。
在 iPad Air 配備杜比視界,同時還能夠支援 IMAX ENHANCED、HDR10或HDR Vivid 都能相容,代表你打算想用 iPad 作為移動式追劇和看高畫質電影,這台絕對超適合,不過要注意需要將 iPad Air 橫放在能啟用立體聲道。

iPadOS多工處理操作更像是電腦
一直以來蘋果想讓 iPad 也能成為筆電替代創作工具,同時也在 iPadOS 系統內加入「分割顯示與滑動置前」和「螢幕調度」兩種切換,這也能夠讓你在透過平板操作,有點像是偽 OS 操作用法。


iPad Air M3 適合誰買?普遍用戶是性價比最強機型
目前蘋果也將機身背後 iPad Air 去掉,就只剩下一個 Apple Logo 標誌,但如今 iPad Air M3 依舊延續最適合大多數用戶入手的平板機型,它不是最便宜或最強大的iPad,但也是最佳高性能選擇,擁有最新M系列與 Mac mini 同等級的強力效能。
要是你想找一台日常文書、娛樂和筆記繪圖都能具備的 iPad 機型,要是手上還是用舊款 M1 或更早期的 iPad 設備,那我們認為 iPad Air 絕對會是目前最佳選擇。
延伸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