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買新版2016 MacBook Pro Touch Bar的10大理由

Do not buy 2016 MacBook Pro Ten reasons
Retina Macbook Pro 已經歷經四年時間,在今天度蘋果終於推出了最新一代Macbook Pro,要將現有筆電市場差異拒離拉開,最大的亮眼就是增加了Touch ID與Touch Bar功能,不過對於一般用戶而言真的要買這款新版Macbook Pro嗎?底下我們就提出10項理由,讓你入手Macbook Pro參考。

 

理由1.新版Macbook Pro價格太高

如果沒打算要另外接外接螢幕用戶,那就要挑選15吋規格,價格就是台幣79,900起跳,不要要注意是15吋最低階的SSD空間僅只有256GB,這對影音工作者來說空間根本就不夠使用,如要提升SSD容量就需要加價6,520(512GB)、19,560(1TB)、45,640(2TB),導致價格就會往上加從台幣8萬起跳。

 

理由2.無法自行更換SSD

選擇含有Touch Bar版本後,只能從官方添購SSD就沒辦法在自行DIY更換SSD硬碟,因為已經焊死在主機板上面。(文章

 

理由3.電池有缺陷

根據蘋果員工爆料,當初在設計Macbook Pro 時,想依照MacBook Pro機身形狀來設計電池,就可達到最大容量,不過可惜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了些問題,最後因趕著在聖誕節前推出,就改採用比較傳統的電池,造成續航力大大降低。(原文消息

 

理由4.頻繁自動關機和當機

最新Macbook Pro完全採用了USB-C接口設計,有不少用戶發現到透過外接式硬碟大量的將資料班移至MacBook Pro上,會導致不正常的自動關機或當機現象。另外也有用戶發現透過Time Machine進行備份獲釋還原時候,也同樣會有不正常的自動關機或當機現象。

 

理由5.需要另外購買轉接頭

最新Macbook Pro僅保留USB Type-C接口,意思就是需要針對不同的輸出介面,在另外購買轉接頭才能夠使用,導致你花了轉接頭費用外,出門還要帶不少條轉接頭才能應付各種情況。如果你想要替自己的iPhone充電,那肯定又要買一條USB Type-C轉USB Type-A才能夠充電。

 

理由6.Thunderbolt 3(USB Type-C)設計缺陷

美國工程師針對Touch Bar版本的Macbook Pro進行測試,發現到該款2016年版本的MacBook Pro上的Thunderbolt 3(USB Type-C)在傳輸上與連結外接設備上會導致有不少問題發生,像是使用USB Type-C原廠轉HDMI畫面會突然無法顯示,USB Type-C電量會供應不足,網路訊號會突然中斷,最嚴重情況就是會導致當機,證實蘋果在USB Type-C與新版機型設計上還尚未完全解決,就趕緊搶先推出販售。

 

理由7.二代蝴蝶鍵盤設計缺陷過熱與異音

採用第二代蝴蝶角,解決前一代手感上的問題,不過不少網友發現到這一代只要碰見發熱,蝴蝶鍵盤就可能會失靈故障,甚至還有國外網友發現鍵盤按鍵會有異音。

 

理由8.經典磁吸充電線MagSafe消失

最新 MacBook 與 MacBook Pro 機種上都僅剩餘 USB Type-C 介面,導致讓不少蘋果用戶瘋狂的MagSafe磁吸充電線也一併被取消,全改為 USB Type-C 來進行充電或傳輸資料,這會導致下次不小心去拉到USB Type-C電源線就會連帶整台設備往外飛。

 

理由9.Touch Bar一點都不方便

蘋果今年的發表會上都將焦點集中在Touch Bar上,不過你想想,這條Touch Bar只有鍵盤的一半,有多少人在使用按鍵還會仔細去看位置呢?更何況還需要搭配fn 鍵才會顯示F1~F12虛擬按鍵,其它時候會是預設的按鍵顯示。對於一位習慣使用快捷鍵設計軟體用戶來說,Touch Bar的操作方式只是會讓他們更花時間和放下右手的觸控筆才能去操作,不是帶來了更方便簡單的操作,反而是多了一項麻煩。

 

理由10.第一代產品皆為測試

Touch Bar版本的MacBook Pro在不少功能上,都是蘋果初次嘗試開發的產品,這也會導致很多問題發生,記得任何產品第一代都會有瑕疵,要買請等第二代之後,如果想要買Touch Bar版本的MacBook Pro,建議等明年升級版的產品,相對這些問題會更少些。

 

理由11.觸碰版設計缺陷

(補上真實案例)雖然2016版MacBook Pro 觸控版設計與舊款大了不少,但不少網友在購買使用沒多久後,發現只要在觸碰版上透過三指拖曳時,就不會時造成失敗,甚至有些網友到門市確定是某些機子觸碰版上的問題,可以算是瑕疵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瘋先生LINE@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

返回頂端
Share to...